欢迎光临寺界 领略名寺魅力

experience the african style

领略非洲风情 体会彩色国度

鹰爪兰香四百年-亚博im

亚博im-亚博电竞网站        广州海幢寺    广州海幢寺-寺院资讯    鹰爪兰香四百年

鹰爪兰香四百年

寺内南门不远处,藏经阁门口,在栏杆围拢之中,有树一丛。这就是久经风雨,已存活400年的鹰爪兰。 这是一棵久经沧桑、颓危多时死而后生的珍贵树木,本来已经枯萎,在行将毁灭之际,却像突然注入甘露似的,重新生长,且越长越旺。

奇葩鹰爪兰

“鹰爪兰,其枝蒂如鹰爪,长有花六瓣,两台,他处未见,亦异种也。”这是清代吴震方在《岭南杂记》中的描述。

据植物学花卉资料介绍,鹰爪兰,又名鹰爪花,番荔枝科,鹰爪属,为热带半蔓性芳香花木。它产于我国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等地区;印度、斯里兰卡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有栽培或野生。

鹰爪兰为攀援灌木,叶互生,如蒲桃面略大,长两寸。花1—2朵生于钩状总梗上,花六瓣,上阔下尖,曲如钩,俱内向,绝肖鹰爪倒垂,淡绿色,将残则淡黄色,有芳香,花期一般为每年1—8月;瓣落子结,果圆卵形,略似橄榄,但小一点,生青熟黄,果期为每年5—12月。枝条蔓衍如龙蛇,宜作花棚、花架、花墙等。花含有芳香油,可用于做高级香水、化妆品,根可药用。

“未有海幢寺,先有鹰爪兰”之说,在广州民间流传,咸谓海幢寺始建之前,鹰爪兰已在该地生长。

鹰爪兰的传说

关于海幢寺内的鹰爪兰,有许多传说。 据说明朝末年,广州河南有个叫郭龙岳的富商,居住在今海幢寺一带,他家的花园就是南汉时期千秋寺的旧址。郭龙岳生性暴戾,对家中仆役更是苛刻。一天,婢女兰香在井边洗衣服,忽见郭龙岳匆匆而来,说他衣服内有个翡翠玉扣忘记拿起,呵斥兰香赶快找回来。兰香惊恐地说:“老爷,这里所有衣服都找过了,真的没有玉扣呀!”郭龙岳即诬说兰香偷走了他的玉扣,不由分说,对兰香拳打脚踢,一连几天严加拷问,百般折磨。兰香受辱,含冤难诉,走投无路,走进花园投井自尽了。过了两天,才被人们发现。

以后,郭府家人都说经常在晚上梦见兰香。有人梦见她在井边洗衣服;有人梦见她在后花园浇花;还有人说每当刮风下雨雷鸣电闪之际,兰香便从井里腾空而起,化作蛟龙飞去。众说纷纭,郭府上下人心惶惶,郭龙岳更是恐慌不安,最后干脆吩咐把井填了。

不久,井上长出一棵鹰爪树,日渐长大。郭龙岳目睹这一情景,忐忑不安。

鹰爪树越长越大,香气浓郁,绿叶婆娑。而郭府却日见衰落,一蹶不振。富商本人最后死于暴病。这验证了佛家的因果报应说。

此外还有一种说法:鹰爪兰是印度商人所赠。

相传粤地某富商携资到东南亚一带做生意,好与当地豪商交往。印度一商人欠其千金,他即将回国时,也不急于讨回。

这件事让印度其他商人知道了,纷纷指责该商人不守信诺,但粤商却淡然置之。回国之时,这名印度商人十分感激,送上一份礼物,对粤商说: “十分感谢你的深情厚谊,没有责怪我。贵国虽远隔山海,你到我处做生意,却重情义,视金钱如身外之物。我看你乃是有缘之人,愿将祖传佛花送与你以作为报答。”

说罢,他拿出枯木一枝,送与粤商,粤商欣然接受。 临别时,印商赠言:“百粤乃福地,宜有福人,归而栽之,必有奇效。”

粤商回国后,即在后来落成的海幢寺之地种下枯木。经过悉心培植,没多久便芽萌花发,芳香四溢。以一木之微,跋涉重洋,移根栽种于后来的海幢古寺,得以存活,得来不易,这真是与佛有缘了。但这时仍不知其名。

及后,在光牟和尚募缘建寺时,信众慕名而来观赏,问及花名,大师说:“这是远渡重洋从西方古国引渡回来的奇花异草,其形状如鹰爪,就叫鹰爪兰吧!”从此沿用其名。

相传平南王尚可喜久闻其名,下令裁去鹰爪兰一段,准备移植于他的行宫。但不数日即萎谢,令尚可喜十分懊恼。

民间中还传说以前有一条乌龙(海幢寺后园是乌龙岗)常出入古井中,兴风作雨,为患于人,后有高僧用法术将其制服,收入井中,乌龙心有不甘,伸出其爪,化为鹰爪兰。

实际上,海幢寺始建于明末清初。建寺之前,该地为富商郭龙岳的花园。当时,僧人池月、光牟二人向园主郭龙岳募缘得地建佛堂、准提堂各一座,取名“海幢”,取自佛经中“海幢比丘在昔能修习般若波罗密,入百万阿僧祇劫,了无障碍”之意。这就是最初的海幢寺了。

鹰爪兰树自移植长在佛屋旁边后,颇受香客称赏。僧人在其四周加上护栏,倍加保护。鹰爪树历经400年,虽曾萎缩,但现在已是根深枝茂,绿叶葱茏,艳如美玉,花香犹浓,成为海幢寺内特别的胜景。

诗僧名士咏鹰爪兰

1985年,广州市人民政府将鹰爪兰列入古树名木(编号为204),加以保护。历代僧人文士对该树吟咏甚多,现录海幢寺诗僧《咏鹰爪兰》其中三首,以飨读者。

一树婆娑半亩阴,

饮香聊足涤烦衿。

逼天懒呈松杉力,

覆地全消枳棘心。

种异泽兰仍纫佩,

名同鹰爪莫从禽。

晚来客去风还好,

片石休辞夜露侵。

——今释《遍行堂正集》

石上寒松未易邻,

寄根犹得傲江滨。

不因幽谷留浓叶,

更有余香佩远人。

半亩驻深莲社月,

百年占尽岭南春。

名园已是无寻处,

飞过苍鹰爪独新。

——今无《光宣台集》

移来何处此花神,

半亩浓荫寂寂春。

莲社千年留胜迹,

天香万里动游人。

连云覆石苍苔古,

当暑舒英玉爪新。

不是精篮收拾得,

王孙终谈醉芳尘。

——古豪《海云禅藻》

再录清朝名人《咏海幢寺鹰爪兰》两首,供读者欣赏。

与鹯同类本非仁,

以爪名花取象新。

岂信群魔凭攫取,

故留仙刹作芳邻。

风梳六瓣云摇珮,

石护重阑月绣春。

读尽离骚不知汝,

揽烟搓雨是何人。

——崔弼《白云越秀二山合志》

素馨红药莫重论,

鹰爪偏留不死根。

地近欲分杨子雪,

花开犹梦郭家园。

一亭香古堪供佛,

十芴春多又长孙。

试问崇兰当几劫,

苍烟疏磐澹无言。

——袁梓贵《小潜楼诗集》

2019年2月28日 15:28
浏览量:0
网站地图